2013年9月27日

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 by Paul Theroux




書名﹕ 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: My Ultimate African Safari
作者﹕Paul Theroux
出版﹕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,  2013,  353 ,  Hardcover
作者介紹﹕Paul Theroux



Paul Edward Theroux,美國麻州人,旅遊作家, 小說家,一九四一年生。一九六三年加入美國Peace Corps,分發到非洲Malawi教書,後因捲入當地政爭,被驅逐出境,改到Uganda Makerere University教書。之後搬到新加坡,在國家大學任教。兩年後,到英國倫敦定居。現與第二任太太定居夏威夷和麻州Cape Cod.

Paul Theroux 著作等身,出版了三十二本小說及短篇小說集,六個電劇本取材自他的小說,電影 The Mosquito Coast” (1986) 就是根據他(1981)的原著拍的,十三本遊記,四本評論傳記,WikipediaPaul Theroux 有他作品的詳細目錄。
他年少時叛逆,加上非洲,星加坡教書經歷,對他日後寫作風格影響很大,不只反映在他的小說中,甚至連傳統上比較中性的遊記,也看得到他個性的鑿痕。台灣書坊間可以買到幾本他遊記的中文翻譯版。

Paul Theroux的第一本遊記  The Great Railway Bazaar (1975),常與另一位同時代英國籍遊記作者Bruce Chatwin In Patagonia (1977),被列為近代背包遊記的始祖。兩本書的出版時間雖然不同,但因為Bruce Chatwin1974年,就在英國Sunday Times Magazine發表他在Patagonia的走遊報導,所以得共享殊榮。

他們的遊記,都是餐風宿雨,走遠路,搭長途汽車,擠大小火車,趕長短渡船,住各類旅舍,和當地人接觸互動,打聽記錄各地民情風俗,歷史典故,然後整理每日筆記,考證確認後,再出版。在七十年代當時,這是一個嶄新的風格。

Paul Theroux的遊記涵括歐洲,中東,中亞,南亞,北美,中美,南美,加勒比海,地中海,中國,東南亞,澳洲/紐西蘭/大洋洲 (划單人皮艇,kayak),北亞,東北亞,非洲,前後近四十年。

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是旅遊作家Paul Theroux記錄他的  告別之旅,一個向自然大地,向面目全非的人類發跡伊甸園致敬之旅

七十歲的他,原本想從南非開普敦(Cape Town)出發,從南往北,路經非洲西岸的South AfricaNamibiaAngolaCongo, GabonNigeria ,到MaliTimbuktu。配合他十年前,在非洲東岸,從北往南,由開羅(Cairo)到開普敦的遊記﹕Dark Star Safari (2002),互相輝映。也算完成他一個年少自非洲開始,告老周遊非洲,記錄二十一世紀怎樣影響,改變了非洲的心願。

打開始,Paul Theroux的非洲西岸旅程,就因時局不安而無法確定,一路的安全問題也讓他擔心。眾多西非國家,多年內亂,一直不安靜。但他萬萬沒料到,必須半途而廢,連一半的路程都走不完。對一個旅行了四十年的人來說,這個打擊很大,連帶的也影響到整個遊記的氣氛。

Paul Theroux有十三本遊記,遊記介紹人有幸都讀過。他的文筆,客氣的講,是犀利,難聽的講,是刻薄。他對到過的地方,接觸的人物,觀察周密,但是下筆毫不留情。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在這方面,可以說是更有過之。

他一反過去盡量保持中立,只寫旅遊地點事物的立場,在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裏,花了不少篇幅,寫他為什麼不喜歡嘻哈 (Hip Hop) 音樂,攻擊非國組織(NGO),批評Madonna Bono Angelina Jolie Oprah Winfrey等等,說這幫人 干涉非洲事物,阻礙非洲自立。他更隨時指出貪污腐敗現象,不斷數落。在這一本遊記裏,他把寫遊記和發表政社評論混在一起,很讓人不解。

Paul Theroux 在南非開普敦,去了幾個偏遠郊區的陋屋區 (Squatter Camp) 黑人區 (Township)。簡單的說,陋屋區都是非法佔地的木板鐵皮搭的簡陋屋,屋中沒水沒廁沒電,冬冷夏熱,南非鄉下窮黑人到大都市,多半暫住這,早出晚歸去市區打工。有的陋屋區,以後慢慢靠著居民爭取,國內外金錢市政管理支援,演變成合法黑人區。白人,有色人(Colored),黑人各有自己的陋屋區,不混雜的。雖然陋屋區和黑人區的生活情況,艱苦貧乏,但是到了遊記後面,讀者會發現,非洲鄉下更慘,怪不得一波又一波的人會往都市裏擠。

南非嚴厲執行的種族隔離政策在1994年終止,但以後,種族隔離變成無形的,井水不犯河水,井水也不讓河水來犯。不論南非的黑,白,有色族,都討厭國內外優越族來陋屋區和黑人區走馬看花,像是逛動物園。Paul Theroux的這段開普敦遊記,被南非人批評,認為他對南非種族平等,沒一點幫助。

開普敦後,北上到了Namibia。在這裏,他高高興興的與Ju/’hoansi土著,一起到樹林區(Zona Verde,或叫 Bush)經歷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,狩獵覓食。但是等到他發現整個活動是為他安排表演的,參加的土人實際上多半失業,酗酒,挨餓,讓他十分沮喪。後來雖然騎了大象,讓他放鬆了些, 但是﹕每次想起非洲遺失這麼多的傳統 農技,工技,雕刻,花飾,樂舞,說故事,我就難過。

再往北走,進了Angola,情況越來越糟。路不是路,灰塵漫天,路面的洞比車還大,海關官員欺負他,信用卡被盜刷四萬八千美元,雇的車擠滿人雞牲畜,車拋錨,司機醉酒,還要再加車錢。他想放棄坐車,自己走路,但又有顧慮,因為Angola多年內戰,遍地都是地雷,到處可以看到缺手缺腳,瞎眼毀容的受害人。

這一段路上,唯一讓Paul Theroux高興的,反倒是因為車子拋錨,困在路邊等零件,必須野地過夜,有機會聽到路邊鄰近土人村子,三個少女的傳統成年禮舞樂。他好奇進村,受邀觀禮,臨別前,還偷偷的塞錢給這三位女孩。

Angola 是一個礦產石油豐富的地方,但是貪污腐敗讓國家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,不歸于民。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書內好幾個地方,提到中國大陸在Angola的經濟投資活動。假如Paul Theroux引述的事是真的,那麼中國大陸在剛開始進入Angola的時候,送了很多犯人來,後來有些犯人就留在Angola落地生根了。五百年前,葡萄牙犯人也是被遣送到Angola,當時一個葡萄牙的殖民地。

Angola首都Luanda,官方作家協會拒絕會見Paul Theroux 。整個Luanda城市,讓Paul Theroux ”覺得身在一個沒理性的地方,越深入Luanda,越覺得像走進一個瘋狂的世界。

從遊記沿路幾個國家,鄉下村民的情況來看,男人很多沒工作,女人卻生育操勞。 Paul Theroux眼見村婦在惡臭的小溪邊洗衣,猜想他們的壽命都不會太長。 但更不可思議的是,Paul Theroux在旅途上認識的三個中上階級朋友,沒多久,一個在家被小偷活活打死,一個照顧大象被大象踩死,一個游泳時心臟病發作淹死。


幾經考慮,Paul Theroux決定放棄繼續北行去Congo,折返南非。一個年輕時什麼都不怕的旅遊作家,就此打住。為了解釋這個突兀的決定,他在遊記書尾,洋洋灑灑寫了一整章的理由, 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對非洲時政的批評。

從書名上看,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好像跟火車旅行有關。可是,整本書中只有短短三段文章是講坐火車的,不能與Paul Theroux以前幾本火車遊記來比。

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提供當前西非社會狀況資訊,樹林區的景觀,加上許多歷史背景,是本可作為非洲研究的參考書。

美中不足的,The Last Train to Zona Verde是一本非常負面的遊記。Paul Theroux看不慣路上幾個國家的政府貪污腐化,交通狀況惡劣,農村破敗,環境污染,人民窮困,文明退化。他全面否定外來非國組織(NGO)在非洲的努力貢獻。這一點,遊記介紹人認為他未免有欠公允。非國組織有一些早被垢病的缺點,例如花用捐款吃喝發高薪,在地主國內自成特殊階級;但有些組織一直努力建設非洲,特別是NGO醫療組織,對非洲的貢獻是不能輕易抹煞的。

Paul Theroux寫了一些在他以前的遊記中很少提到的話題 美國的家醜事情。從前,美國日正當中,Paul Theroux觀察別國的事物,很多不順眼。如今在這本遊記裏,居然把美國實況與非洲比較,雖然他也只是輕描淡寫,但讓人有感﹕是Paul Theroux年高睿智,還是他向國力衰退的現實低頭?

遊記節譯


第三章
Cape Town: The Spirit of the Cape
54…..我年青的時候,從沒想到在旅途上會死。幾乎是五十年前,我來到非洲,人生終於開始,在這個遼闊的非洲綠地上自由生活,脫離嚴厲的家教。那個時候,許多非洲國家剛好也脫離了嚴厲的殖民主義枷鎖。當非洲人告訴我,以前的殖民政府,不管是英國,比利時,葡萄牙,或是法國,如何壓榨,監禁,歧視,掠奪,輕視他們,我就想到凶惡的媽說﹕都是你自己的錯你沒出息,你沒用。我的爸爸說﹕找個事做,樹上不長錢你為什麼老是叛逆你為什麼寫這些垃圾?
所以非洲救了我,接納了我,給了我機會。很多人初到非洲都有同樣解脫,快樂,和前途無量的感覺。當時的非洲人也是上進的榜樣,非洲給了我寫的題材。在那個時候,1960年代早期,中期,非洲有許多偏遠,外人沒去過的地方,我就愛去那裏。…..度假的時候,我會去Congo Nigeria Ghana ,和Kenya,跑遍
Malawi,還有去Lower Shire River Zambezi河的沼澤支流。我在Uganda結的婚,老大在那裏生的。非洲給我一切,非洲賜給我生涯。在非洲,我從沒想到死。但是我長久以來旅遊的好運早晚會用完,該快完了。非洲也變了,我愛去的那些國家都失敗垮台,乞丐伸手要錢時都會說﹕先生,我們沒救了。
 
我不久就要離開南非,去非洲瘧疾疫區,那裏的人爭先恐後,生命脆弱,食物飲水缺乏,破巴士在爛路上開,政府完全不照顧他們,他們自謀生路,掙扎求生。這種人為何要關心一個旅遊的白老頭,一個愛問討人厭的問題,又愛寫筆記的白老頭? 在旅行生涯中,我去過惡劣的地方,也賭過愚蠢的風險,但都過來了。我總以為自己是個命大的旅遊家。但是總有一天,即使最有福的人,滿懷希望,打開門,也會看到一個骷髏站在面前。因此,旅遊家每天早上,像Eliot詩裏的Webster,越來越想到死,對著鏡子,看到臉皮下的頭殼,眼窟,和死亡的冷笑。….


第十二章
Three pieces of Chicken
237…..乍看之下,她們三個小精靈一模一樣,楚楚大方。三位廋小女孩站在一起,手臂相互搭著,顯得漂亮,可愛,甜美。她們已經熬過了成年禮,現在她們成年入世,洋洋自得,大人也認可滿意。三個中間最小的,看起來只是小孩,男女中性像,也可以是個廋男孩,頭髮夾著藍綠色珠子圈圈,脖子上掛著黃色項鏈。…..
這些女孩下一步做什麼?我問。
她們要開始找丈夫,生小孩,她們是女人了。”…..
Angola,還有一些我知道的社會,結婚後才算大人,但是結婚只是試婚,只有生小孩後才算真正結婚。也許,美國中小學生懷孕也是出自這個心態, 雖然有人解釋說美國的這現象純是意外造成。…..


第十四章
The Slave Yards of Benguela
283…..第一波中國犯人來了後(“我們在2006年左右開始看見他們一個Luanda居民說。),更多半技術中國工人開始到岸。跟以前葡萄牙犯人一樣,他們都是男人。幾年後,中國女性也可以來Angola打工,例如我在Lubango 遇見的Wang Lin Mei.。現在中國人在Angola結婚後生的孩子,可得公民權。Angola國內南北,都看得到中國小店,水泥工,水管工,木匠,重機械操作工。…..
中國政府,借給Angola政府三億美元,提供技術工人和犯人勞工,清除沿Benguela鐵路地雷,重鋪鐵軌,改建車站,修復周邊聯接道路,一直到內陸的Huambo,最終預定到Congo邊界。…..



遊記介紹人﹕ 申健群
化工業人,旅居美國加州,近年常回淡水新居暫住。

譯有﹕
未來的世界    (一九七二年十月初版)
烽火情   (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初版)

 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