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9日

土耳其 番紅花城

1994年就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番紅花城,鄂圖曼式的特殊風情,讓這座落在山谷的小鎮,儘管交通不太方便,依然有絡繹不絕的遊客聚集於此。
番紅花城之所以具文化遺產價值,在於他保持完整鄂圖曼時期的建築、民宅聚落。要獲得世界遺產組織的認證並不容易,番紅花城並非新舊建築交陳,老早開發了一大半,才又後悔似的,以仿古方式把舊建築再蓋回來,成了要新不新要舊不舊的"觀光園區";番紅花城更沒有因為只是一般民居就被判定為不具保存價值。也許是他的地理位置救了他?! 總之整座山城,歷經幾百年,從曾是重要的商貿驛站,後來沒落,到如今成了觀光城,城鎮的樣貌相差並不遠。

來到番紅花城,很難不被他中古世紀的氛圍所吸引,從伊斯坦堡到此城,沒鐵路沒飛機,只能靠客運,經歷了六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,說什麼也要找間民宅在這住上一晚。
民宿的主人非常熱情,笑得一臉真誠,像是接待他遠道而來的親友,親自到巴士站接人,從市區沿著山坡道路駛近山城,遠遠地才剛看到世界遺產的認證標誌,馬上撲鼻而來濃濃柴燒味,有如最好的催眠劑,望著山城裡家家戶戶的煙囪冒著白煙,時光彷彿倒流。
今晚落腳的民宅,起居室內火爐,柴燒著正旺,外頭天色已暗氣溫漸低,室內卻很溫暖。老闆的兒子已煮好咖啡招待我們。父子兩人都不會說英文,靠著比手畫腳還有GOOGLE翻譯彼此需求,但他拿出一大本有如百科全書厚的留言本,裡面寫有各國旅人留下的謝語,不需靠語言溝通,也能讓這麼多人滿意旅店的服務,留言本大概是本店傳家寶了,老闆逐一翻閱展示,留言內容不盡然明白,卻很清楚記得是哪個人寫的,他來自哪,頗是得意。

若真要比擬台灣哪個老鎮類似番紅花城?我會想到東莒島的福正聚落。台灣幅地實在太小,很難有聚落被全然忽略而得以完整保留,即便是較晚開發的馬祖東莒,所謂老聚落,仿古新建物佔的比例頗高。也就更不用說走懷舊路線的九份山城了。
這幾年來,越來越多國家爭相爭取世界遺產的認定,這是發展觀光產業的票房保證。番紅花城若沒有發展觀光,大概也就像所有城鎮發展脈絡,缺少資源的村落人口逐漸往城市外移,山裡老家只剩老人,最後逐漸沒落。至於外移者的原鄉來自哪裡,說話的口音、習慣飲食最後逐漸與城市磨合,原鄉烙印越來越模糊,甚至極力擺脫。不管你來自哪,最後都成了城市大熔爐裡的一顆小螺絲釘,努力栓緊自己,結構城市不致崩壞。

而發展觀光後的番紅花城又如何呢? 番紅花城當然是美麗的,也值得一訪。但對於如今只能依附觀光客存在,像似一座滿足現代人體驗中古世紀風情的影城,鎮上除了滿足觀光客的餐廳、民宿、藝品店,常民生活幾乎是不存在的,世居於此的當地人喜歡這種每日與遊客相依存的生活嗎?番城的特色因為觀光客的喜好而存在,再也不是因為當地人的需求而存在。
走在番城的小巷弄,千篇一律號稱當地特色餐點,甚至連旅遊網站都已評比好該吃的美食餐廳,於是所有觀光客大概都去了同一間餐廳,吃了一樣的必點餐。這樣的觀光城感覺總缺少一種如常生活卻很多元的魅力,觀光客該吃什麼、該買什麼,像是走一趟標準的觀光模式。

雖然鄂圖曼風情民宿對我們來說很新鮮,但關在影城裡住一晚後,開始有點後悔自己太迷信”老城”。也許應該留宿老城外圍的Kirankoy,雖然少了老屋特色,至少在Kirankoy才有可能像當地人一樣選擇日常吧!逛完老城區,實在不知還能去哪,只好提前到巴士站等待,應該買早一班車次離開的,我們忍不住這麼想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