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0日

西伯利亞及西伯利亞鐵路

In Siberia / Perennial 2001
紅色列車 / 商智文化 2001

In Siberia:
作者 Colin Thubron (2013年12月在Zeelandia異國譯遊裏,曾經介紹過他的遊記 : The Lost Heart of Asia,讀者可點此看他的經歷。
他的近作: To a Mountain in Tibet “走進西藏聖山” (馬可孛羅,2013)







紅色列車:

作者彭怡平,台灣作家,攝影家,影評人,並收藏藝術品。一九六六年出生,台大歷史系畢業,法國電影電視博士。多才多藝,精通數國語言,發表過數本探討日本法國文化的專書論文。








遊記介紹 :


西伯利亞,西自烏拉山脈,東至太平洋,南界哈薩克,中國,外蒙,韓國,北達北冰洋。電影 ”齊瓦哥醫生” 裏火車經過的的烏拉山脈,高山聳立,白雪暟暟,很戲劇化。但實際上,烏拉山脈中部沒高過七百公尺的地方,它雖然不高,但在俄國地理心理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。

論面積,西伯利亞是世界陸地的十二分之一,亞洲的三分之一,但論人口,只有不到四千萬俄國及原住民。根據最新考古資料,至少西元前五萬年前已有人類在北極圈南邊居住。約在西元前一萬五千年,西伯利亞原住民經過白令海峽冰橋,東遷入北美,以後南遷到中,南美,成為今日美洲印地安人的祖先。這些北地原住民,傳統上主要以放牧漁獵為生。




兩千多年前,中國漢唐時代,北方的匈奴,就是在現今南西伯利亞,蒙古,甘肅,新疆,放牧為生。一些學者猜測匈奴有可能是住在西伯利亞Yenisei河兩岸的Yeniseian原住民。蒙古擴張期間,南西伯利亞的原住民多半北遷到寒帶針葉森林地帶(Taiga)或凍原(Tundra),保持距離。蒙古帝國式微以後,原領地分裂成很多可汗國。歐俄沙皇與哥薩克人(Cossacks)聯合,自十六世紀末期開始,進入西伯利亞。個個擊破各地的可汗國,並北上征服原住民部落,控制了西,南,北西伯利亞地區。十七世紀中期,俄國開始染指還在中國勢力下的東西伯利亞。一六五一年,在位於今黑龍江省塔河縣黑龍江(Amur River)的對岸,建了一座哥薩克堡壘,Albazin,作為發展根據地。

中國當時正值明末清初,改朝換代,內戰不休,沒精力管到北方後門。但在一六八五年,滿清平定中原後,調軍北上圍攻Albazin,守軍不支投降。滿清軍隊放走投降俄軍,把Albazin堡壘搗平,凱旋回國。沒想到,滿清軍隊一走,俄國人又回到原地,增兵加炮,強化防禦工事,想留下來。一六八六年,滿清軍隊再次圍攻Albazin,哥薩克將亡兵殘,沙皇不得不求饒,在一六八九年簽了尼布楚(Nerchinsk)條約,規定外興安嶺 (Stanovoy Range) 以南是中國勢力範圍。一百五十年後,滿清衰弱,俄國人重回黑龍江,漸漸擴大俄屬東西伯利亞版圖。直到一八五八年璦琿條約,一八六零年北京條約,獲得不凍港海參崴。

本屬內蒙,位於西薩彥嶺(West Sayan) 以南,唐努烏拉山(Tannu Ola) 以北,阿爾泰山(Altai)以東的唐努烏梁海盆地(Tuva),一九四四年被蘇聯併吞,一直到一九四八年,中華民國駐俄大使還向莫斯科抗議,想要要回這內蒙的一塊。當然,俄國理都不理。

歐俄移民西伯利亞,起初很少,不是非法逃走的農奴(Serf),就是被沙皇放逐的官員貴族。一八二五年十二月,一百二十一位聖彼德堡皇室貴族,圖謀推翻沙皇,事發後多半被關,被吊,少數被放逐到西伯利亞,史稱 Decembrists。這些到了西伯利亞的Decembrists,他們及家屬不但不憂傷,反而把定居的Irkutsk (伊爾庫茨克) 建設成西伯利亞的巴黎。一八六一年,歐俄廢除農奴制度,歐俄移民西伯利亞人數大增,多半是原農奴家庭,想在無枷鎖的西伯利亞,建立自己的家園。

隨著西伯利亞農產品西向出口歐俄日漸增加,落後的道路交通必須改善。從莫斯科到海參崴的跨西伯利亞鐵路計劃,沙皇政府一直遲疑不決,但在一八九一年,終於決定開工,當時沙皇政府財務已經困難,為了省錢,建築工人用了很多犯人。整條線九千三百公里,在一九一六年完工。目前全線已電氣化。一九一六年後不久,西伯利亞人口從修建前的五百萬人,迅速增到一千萬。

另外一條Baikal-Amur Mainline (BAM)單軌鐵路,從跨西伯利亞鐵路Tayshet 站,經貝加爾湖北端 到太平洋邊的Sovetskaya Gavan,全長三千四百多公里,與跨西伯利亞鐵路東西向平行,位在更北邊七百公里,史達林修建它的原因是要把運輸線遠離中蘇邊界,不要受當時在東北的日本人騷擾,同時可以開發沿路資源。BAM於一九三八年開工。起初為了趕進度,施工沒考慮地表幾公尺下,厚達一千五百公尺的凍土(Permafrost),材料也沒計算寒冬攝氏負五十度的溫度,以後不得不返工多次,彰顯官僚制度下的霸道無能。施工工人來自Bamlag Gulag (古拉格集中營)的政治犯,監犯,二戰後還用了很多日本,德國俘虜。根據記載,百分之九十的工人死於飢餓,冰凍,疾病,意外,虐待,槍斃,和自殺。一九五三年,史達林去世,所有古拉格集中營關閉,BAM也跟著停工。一九七四年,當時的總書記布里茲列夫,獨排眾議,堅持不再征用犯人,但號召共青團(Komsomol)志願隊完成BAM,當年年底,大約五萬年青人抵達工地,重新復工。BAM在一九九一年完成。除了修建BAM外,這些年青人還留下了一個漂亮的Komsomolsk-na-Amur市。

西伯利亞資源豐富,除了木材,皮草,畜牧,農產, 水力外,西邊多煤,鐵,天然氣,石油,東邊多鎳,鈾,黃金,白銀,雲母,鑽石,及其他稀有金屬。在史達林時代,礦區都是由古拉格集中營的政治犯,監犯,來開採。據估計,至少有兩千萬到六千萬人死在西伯利亞古拉格集中營。

有記載,一些東北西伯利亞(Kolyma mines)古拉格的黃金礦區,受刑的政治犯人,從到達礦區到被餓,凍,累死,不會活過三個禮拜,不僅遭受酷刑,每天警衛還沒道理的隨便槍斃一批受刑人。為了泯沒人性同情心,所有古拉格受刑人都沒有姓名,只文身一個號碼。很多所謂的政治犯人,是被羅織莫須有罪名送進來,填補受刑人配額的。 

事過境遷,回頭想想,這麼多生命的犧牲,西伯利亞環境的污染,原住民的迷失,北地野獸的絕跡,到頭來為的是什麼,不得不讓人感嘆。

蘇聯一九九一年解體,把計劃經濟留下的後果爛帳,全丟給了當地人,造成巨大的打擊。解體後沒幾年,俄國開始開放西伯利亞給外國人旅遊。

Colin Thubron在一九九八年不辭千辛萬苦,搭火車,坐汽車,渡河輪,乘飛機,走險路,走訪西伯利亞,並且去了許多古拉格集中營礦區遺址,歷歷講述它們的歷史及其與西伯利亞的淵源後果。他見到蘇聯解體後的西伯利亞,建設殘壞敗落,百姓赤貧無助,但他也見識領悟到俄國百姓仍然對俄國母親懷著希望,等待撥雲見日。這也是一般西方國家,最誤會俄國民心的地方,西方媒體常藉著替俄國百姓叫苦,批評俄國政局。殊不知,俄國百姓,愛國心很強,雖歷經多次大災難,仍然熱愛祖國不變。

Colin Thubron去唐努烏梁海找蒙古巫師,碰了幾個釘子後居然找到了,更見到正宗蒙古巫術,不得不讓遊記介紹人佩服他不怕艱難的毅力。他坐船到北極圈裏一個奄奄一息,環境被附近鎳礦,天然氣管線污染,伏特加酒泛濫的Entsy原住民小村,Potalovo,困在那兒好幾個禮拜,跟五十歲的樂觀哈薩克籍醫生,Nikolai,一道巡房看病,解釋英文藥說明書,無所不談。Colin Thubron記錄下來的對話,讓讀者領悟獲益不少。整本書裏這種例子隨處都是,也是In Siberia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地方。
Colin Thubron的文筆,以前已經提到,華麗圓潤,加上他寫遊記,內容追根究底,考證鍥而不捨,不愧是當今頂級的遊記作家。讀他的遊記,是一種享受。




經Zeelandia店主的介紹,在台灣網路上買到已絕版的紅色列車,趁今年在台灣過舊曆年的假期,一口氣看完。

跨西伯利亞鐵路落成後八十多年,來自台灣的彭怡平小姐,獨自搭乘跨西伯利亞鐵路,從海參崴到聖彼德堡,把沿路經歷,人物,食物,飲料,建築,藝術,歷史,風景,歷歷道來,再加上五百多張的照片,在目前市場上中文英文西伯利亞遊記裏,沒有比它更能讓留在家的讀者,體驗到搭跨西伯利亞鐵路是怎麼回事的。彭小姐在介紹沿途俄國食物上,下了不少工夫,讓讀者深刻體會到俄國吃的文化。

讀者更該高興,不必親身面對應付沿路上的官僚,警察,惡棍,就可以經歷了一趟跨西伯利亞鐵路。這是一本頂好的遊記,值得閱讀和收藏。

注:俄國是當今世界鑽石產量最大的國家,儲量也比南非多。西伯利亞中部Mirny是其中心。但俄國鑽石的質量沒南非的好。

Russia Day in Mirny, Central Siberia (Source: en.wiki2.org)


遊記介紹人﹕ 申健群
化工業人,旅居美國加州,近年常回淡水新居暫住。

譯有﹕
未來的世界    (一九七二年十月初版)
烽火情   (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初版)

沒有留言: